股票认购证特点
REPOSITORY INTRODICTION
一、发行形式。
计划经济时代,因股民多股票少,为解决供求失衡,如何顺利扩容,又能快速为股份公司募得资金并增加地方的财力,采用了类似彩票中奖的办法,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发行这种股票认购证(以下简称股证)100多种。操作过程:股份公司委托证券公司为承销商,承销商与地方政府联手组成股票发行团,实行三公:“公开、公正、公平”销售股证,股民们中上号后方可购买股票,于是这种认购证有人称其为“关门票”、“准股票”。
二、发行款式。
票面大如32K纸、小如名片般,最大的一张股证票面如8K纸,是深圳飞亚达于1993年3月在香港发行B股时采用的。每张金额分别为30元、5元、3元、2元。由于发行过程股民抢购如潮,印刷厂来不及印刷,出现了万张号、千张号的节约法。各具风格的股证设计入景、印刷精美。每张股证背面都印有“股市有风险,须慎重入市”。
三、防伪设置。
有荧光、水印,大部分用印纱纸,仿效纸币的制作法,象北满特钢股证上有小字“发”,长春车百股证上有“福”。
四、发行量、存世量、价值。
股证的发行量在当时的证券报上都刊登过,扣除中鉴率就是存世量,这些存世量绝大部分都在当时由股民销毁,一部分股民把没有中鉴的股证抛入江中,或撤散一地,以发泄恩怨。而证券公司几乎没有剩货,即使卖余下来的少部分也按规定作处理。五年前一张马钢百号以800元成交,创下当时之最,如今因发现存世量有几十枚,成交价仅百多元。一般股证每张几元,象抑工空号,浙江百号、丽珠等。
百年股票历史记载着中国证券的发展过程,记载着各级政府、股份公司、证券公司、股东们甜酸苦辣。需要各方专家来共同完成“中国股票史”。就象邓小平、朱镕基把股票作为“国礼”送给外国贵宾收藏一样,最终目的是让中国股票在国际证券舞台上确立无愧历史的重要地位。
不久前,香港发行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公司“合伙人”股票,对股份公司、收藏家,带来新的“商机和藏机”。《金融证券》又转载人民日报消息,来自重庆、成都二客户购买香港长实集团的“海名轩”豪宅二套,附带要求,赠予100股该公司的实物股票,以挂在新居内当作“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