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指数 新品展示 推荐品种 馆藏交易 上市公司掠影 新闻人物 其他有价凭证 精品文摘 文交所

民国股票当前位置:首页 -> 民国股票

通易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REPOSITORY INTRODICTION












在杭州西湖的西山路、仁寿路口的环碧桥畔,有一座中西合壁的花园别墅,取名“环碧湖舍”,他的主人就是上世纪30年代后“上海滩”的商界名人、通易信托公司的董事长王晓籁。
王晓籁是浙江嵊县人,曾先后担任过上海租界纳税华人会主席、上海市商会会长、全国商会联合会理事长和中一信托公司、通易信托公司、江海银行、东南汽车公司董事长等职。“辛亥革命”前后,他20岁出头,放着一县首富的公子哥儿不做,却成天和王金发、徐锡麟、秋瑾等一群年轻人习骑习拳、舞刀弄抢,既是同乡又是同志。到1907年,他干脆加入“同盟会”,完全把自己献身给了革命。然而后来革命暂告失败,王晓籁只好逃到上海。革命不成,只好实业救国。好在家里有钱,岳父是浙江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名叫楼映斋,他力助女婿经商。可敬的是,王晓籁身为实业家,却参加了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1950年,他从香港回到大陆,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1967年6月15日,王晓籁病逝于上海。
既然是介绍信托股票,那么就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发生在1921年中国证券发展史上著名的“信交风潮”(又称为“民十风潮”)。这里的“信交”是信托和交易所的简称。中国的信托业是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政治、经济势力入侵而输入中国的。那时交易所和信托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大量社会游资涌入信交业,炒股票似乎一下子成了发财制富的一条捷径。到1921年夏秋,各类交易所达到140多家,信托公司也有12家,远远超过了社会的实际需要。交易所、信托公司相互利用,哄抬股价,股票买空卖空成为家常便饭。到1921年底,股票市场投机风日盛,各家银行为资金安全,开始收缩银根,继而停止贷款,并大量收回前期所放款项,终于导致中国股票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大灾难:股票暴跌,股市崩溃,交易所、信托公司大量倒闭,上海最后只剩下“中央”、“通易”两家信托公司和六家交易所。这就是中国证券发展史上著名的“信交风潮”。
“信交风潮”从1921年5月开始泛滥,到1922年春偃旗息鼓,不到一年的时间,社会经济损失竟高达3000万元以上,投机破产的股民难计其数,不少工商实业家也遭了殃,如上海大商人黄楚九喜欢赶时髦,他在大世界底层也开设了一家上海夜市物券交易所,炒起了股票,结果在“信交风潮”中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卖掉花园住宅用来抵债。无独有偶,据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102号经纪人唐铭生的回忆:他的堂哥唐吉生原来住在天津路上的四开间带前后两个花园的洋房里,后来由于炒卖股票,在“信交风潮”中赔本60万元,最后只好全家搬出洋房,到法租界租了一间小房,那时候他们全家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通易信托公司为中国近代信托业的“鼻祖”,创设于1921年7月,1928年6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在北京路3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