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声白,名雄,以字行,浙江吴兴县双林镇(现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人。1894年9月27日(光绪二十年八月廿八)出生于书香世家。曾祖蔡文龙,字景荀,号雨田,早年曾苦读儒家书籍,后周游南北各地,以幕府为生,曾在山东即墨县任典吏数年。50岁后返里,成为双林重要的士绅,热心办理地方慈善公益事业。祖父蔡蓉升,字斐成,号雪樵。以廪贡资格在乡办私塾,授徒为业,门生众多。晚年曾任浙江武义、桐庐等县教谕,负责祭祀孔子及管理秀才,并在双林创办蓉湖书院、崇善堂等。著述颇丰,如《双林镇志》、《梅花山馆诗文集》、《庚癸杂志》等。父蔡松,字琴轩,号旬宣。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恩科举人,与蔡元培、张元济等人同科,被授予国子监学正衔,任浙江萧山县教谕多年。积极参与双林镇地方事业,创办商会、平民小学(后改为商业小学),并负责管理留婴堂等慈善事业,造福乡梓。曾参与《双林镇志》的编修,1915年复纂《双林镇志新补》,在地方上享有很高威望。
1900年,6岁的蔡声白在他家乡的私塾开始接受儒家启蒙教育。1905年,由于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制度,新学堂勃兴,入蓉湖学堂,开始接触新式教育。1907年,入湖州府中堂,1909年,湖州府中学堂改名为“浙江省立第三中学堂”,执教此校者如沈尹默、钱恂、钱稻孙、杨笏斋、张宗绪等都是著名学者。在校就读的学生后来不乏名人,如比蔡声白晚2年进校的沉雁冰后来便成为著名的作家(即茅盾)。蔡声白在湖州府中开始积累起他的知识基础,以及形成其初步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传统国学的熏陶、新式科学与外语的教育等对他而言都受益终身。
1911年,蔡声白自湖州中学堂毕业,考入北京清华学堂中等科。6月,清华学校决定以口试方式选取14名幼年生提前出洋,蔡声白以成绩优秀被幸运地录取,其它同时被录取者包括胡光麃、黄季岩、李达、卢寿征、薛学海、余箕传、陈苏孙、李郭舟、范瀚增、陈宏振等人。8月,这批幼年生抵达上海,置办行装准备出发赴美。这时候,辛亥革命爆发了。由于时局动荡,清华学堂被迫停办,蔡声白这些清华的幼年生也无法成行。直到1912年5月,政治渐渐稳定,清华学堂才重新开学,并改称“清华学校”。这时,蔡声白等幼年生也回到北京,继续他们在清华的学业。清华学校恢复派遣学生赴美,是在1914年。这年8月8日,蔡声白等11名幼年生(其它3名幼年生未随行),与其它三班高等科毕业学生等一同由校长周诒春亲自护送赴美。11名清华幼年生被分别送到3所美国历史最悠久中学先完成高中学业。蔡声白进入安多弗中学(Phillips Academy Andover)插班就读。1915年7月,蔡声白自安多弗中学毕业,考入理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专攻矿冶工程。理海大学留学期间,蔡声白学习甚为努力,数次获得奖学金。经常参加各种团体活动,关心中国同学会,并协助编辑《留美学生会季报》。1918年,蔡声白参与了中国工程学会的创建,为其创始会员之一。1919年9月20日蔡声白顺利毕业回国。
从美国回国的蔡声白在上海作短暂的停留之后,即到山东勘探矿藏,并打算与人合股开矿。1919年11月,周湘舲聘请蔡声白担任江西安福县兴公司工程师。1920年5月,蔡声白与莫怀珠在上海结婚。婚后不久,蔡先后进入联益贸易公司服务,随后担任中美商业公司工程部主任。
蔡的岳父莫觞清是上海著名的丝厂主(莫氏号称“丝业大王”,其久成集团最高峰时拥有10个厂,丝车2800余部,工人7000余,年产丝5000 担)。1917年,莫曾与美商合作开办新式电机丝织厂——美亚织绸厂,但未能正式投产便解散。1920年5月,莫改以独资仍开美亚织绸厂,采用全铁新织机,制造新花样绸品竞争市场。当时美亚设在马浪路(现马当路),建筑厂房10余间,购置日本电力丝织机12台,并聘请熟练技工协助。莫觞清决定请女婿蔡声白主持美亚绸厂。
1921年4月17日,蔡声白正式担任美亚织绸厂经理职务。他上任后,便开始将全力放在美亚织绸厂的经营上面。为了充分利用原有平房,增加丝织机 13台,并添置了美制新型丝织准备机械。美亚在国内首先采用美国“阿脱屋特”式( Atwood )络丝机(Reeling Frame)、并丝机(Doubling Frame)、捻丝机(Twisting Frame)等准备工程之机械,以及“克老姆登”式(Crompton)式全铁电力织机。这让美亚具备了与同行进行技术竞争的前提,不久,该厂独家推出的 “美亚葛”、“文华葛”、“爱华葛”“华绒葛”等花织物,以及单绉、双绉、乔其纱等素织物成为绸缎市场的畅销品种。
科学管理法,是蔡声白在进入美亚后即着手采用的新制度,也是美亚能够摆脱陈规走上快速发展之道的重要诱因。蔡在美亚的工厂管理中,许多方面都直接应用了科学管理法。如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等等。他在美亚织绸厂创建了直线职能型的组织结构,除作为直线结构的工务处负责生产外,还设立事务处、工账部、雇用部、检查部、惠工处等职能部门,基本上取消了当时在其它工厂中很普遍的“工头”。蔡创立的一些工厂管理法后来也成为一种工厂管理模式,不但扩展到其它的丝织工厂,甚至影响到别的行业的工厂经营者。
在蔡声白的努力经营下,美亚织绸厂气象一新,产销均见增长。由于该厂出品品质上乘,获得客户信赖,工厂获利丰厚。莫觞清也决定加大投资额,继续订购新式织机。1922年2月,莫觞清决定将久成丝厂从马浪路迁至日晖港,其原有厂房全部交给美亚织绸厂,经营规模扩大。到这年底,美亚织机已增至89台。 1923年末,美亚的织机增至116台,成为当时上海绸厂中的大厂。蔡声白以自身的薪资积累参股,美亚厂改由莫觞清与蔡声白合伙经营的企业。1920年代初,上海等地的电机丝织业正面临丝价飞涨、成本提高等困难,而蔡声白担任经理的美亚织绸厂由于在技术与管理上均有独倒之处,其产品销路独佳,蔡声白也名声大震,成为电机丝织业中的英雄式人物。
由于工厂经营良好,1924年,美亚盘入闸北交通路的天华绸厂,改称美亚第二厂,拥有织机80台。1925年起,美亚开始吸收外界资本扩展企业。先与天纶绸厂合资,改称天纶美记绸厂,这个厂的主要股东是浙江乌镇的富商徐冠南。徐对蔡声白的经营能力非常欣赏,次年复投资与蔡声白合作开设天纶美记总厂。莫觞清也加大投资额度,开设美孚绸厂,在胶州路购地建厂,设机100余台,后来成为美亚效益最好的工厂之一。为了提倡劳资协作,让职工能从企业运营中获得更多的利益,1926年5月,蔡声白与职工合资组设美成丝织股份有限公司。就这样,到1927年,美亚织绸厂从12台织机的小厂发展到拥有5家分厂、 400多台织机的大厂,其生产规模与产品品质等在当时均堪称一流。
1929年,莫觞清与蔡声白、虞幼甫合资建立美生绸厂,虞刚从日本留学返国,所学专业即丝织工艺。他们从日本批量购进先进织机,准备生产优质丝织品。莫、蔡又出资接盘云霞绸厂,改名美利绸厂;次年设立南新织物股份有限公司、久纶织物股份有限公司。这样,到1930年底,美亚共拥有859台织机,工人2220余人,其规模让当时的同业望尘莫及。
为了提高规模效益,蔡声白也按照专业化、集中化原则大力扩展其联枝机构。这些机构包括能制造丝织全套机械的铸亚铁工厂、设计纹样版式的美章纹制合作社、承担织品后期练染整理的美艺染练加工厂、专门研究织物改良技术的美亚织物试验所、负责经纬与成品检验的美亚检查所。1930年,蔡声白集中10个分厂的经纬部,建立美经股份有限公司,统一经纬生产。为了训练人才,1931年又设立美亚训练所,负责练习生艺徒与职员的培训。
与此同时,蔡声白对推广产品不遗余力。美亚出品原由严巨卿的天生锦绸庄独家经销,为了拓展产品销售管道,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乃与天生锦合设美兴绸庄,掌握市场销售的主动权。后来又设立专做南洋市场的美隆绸庄。1928年5月,蔡声白率队亲赴南洋宣传国产丝绸,并考察当地市场,此次考察历时两个月,先后赴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马来亚(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巡回旅行。1930年10月30日,藉美亚织绸厂10周年纪念之机会,蔡声白在上海静安寺大华饭店举行美亚时装展览会,首创丝绸模特时装表演,会上为来宾放映自拍电影“中华丝绸”,轰动一时。1930年以后,美亚织绸厂每周都有新品发行,满足顾客追求新异的心理,领导丝绸消费的时尚。
1926年,蔡声白专门设立惠工处,负责管理职工生活方面的。除为职工提供良好的食堂、宿舍等设施外,另外设立卫生部、夜校部、俱乐部、储蓄部,以改善员工生活。同时,美亚织绸厂创办《美亚期刊》,供本厂职员与工人交流管理与技术经验,公布厂务动态消息。
1933年3月,在蔡声白的努力下,美亚各分厂以及联枝企业合并成功,改组成为美亚织绸厂股份有限公司,全公司统一核算,由莫觞清任董事长,蔡任总经理。公司共包括10个分厂(依序更名美亚一厂至十厂)以及美经、美艺、美章、美兴、美隆等单位,额定资金280万,丝织机1098台,日产绸缎1000 匹,职工3614人,这些数字均刷新了中国丝织工业的记录。
从1930年代初起,全球性经济危机以与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也在深深影响美亚织绸厂的经营。美亚也成为上海罢工运动的中心之一。1934美亚发生震惊全国的大罢工后,蔡声白开始改变工厂运营方向,当年将美亚三厂迁至苏州,八厂移址杭州。外地设厂既有分散同盟罢工风险,也有避免政治力影响的考虑,另外,也含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意蕴。同时,将上海部分厂基出租承包给特定的厂家,由美亚供料,加工定织,减轻直接与工人交涉的压力。工厂网络的向外辐射,实际上也能帮助各地美亚产品的推广,并对本国工业的地区发展平衡有利。这点在后来的美亚历史中得到验证。
除美亚织绸厂股份有限公司外,蔡声白也在作丝织业以外的投资尝试。1931年11月,在无锡成立美恒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棉布。1934年4月,设立开利绸缎公司,在静安寺路同孚路口设立门市部,直接与零散客户做业务。1934年11月,莫觞清与蔡声白决定将马浪路总厂迁址,改建市房收租,从美亚公司划出资本100万元另行创立美兴地产公司。1936年,成立美丰纺织有限公司。这些公司基本上由蔡声白担任董事长以及总经理,各单位的管理模式均一如美亚织绸厂。美亚已具备发展成规模宏大的综合纺织企业的潜力了。
在中国近代国货运动历史上,蔡声白有着重要地位。自1921年起,几乎所有重要的国货展览会,美亚织绸厂均会参加。1928年中华国货展览会,蔡声白担任顾问,并为该会纪念特刊撰《我国丝织业之概况》,美亚出口的各色绸缎也获得一等奖。1929年5月,上海五国货团体春季国货展览会上,美亚织绸厂获得政府工商部奖励。1930年10月西湖博览会上,美亚是最重要的丝织业参展商,美亚出品又获得博览会金奖。
1932年3月,蔡声白与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公权一起发起组织星五聚餐会,方液仙、王性尧、任士刚、方剑阁等人均参加聚会,后来他们便成了蔡声白国货圈的至友,他们的努力将近代的中国国货运动推到高潮。以星五聚餐会为基础,8月,中华国货产销协会成立,决定实现生产界、销售界、金融界三方面实际的合作,使国货运动能有效持久地发展。蔡声白是这个协会的核心人物。1933年2月9日,蔡声白与方液仙、任士刚、潘仰光、史量才、王志莘等人集资创办的中国国货公司在南京路大陆商场开幕。公司资本10万元,蔡声白以大股东身份任常务董事,方液仙为董事长兼总经理。他们推动的国货运动,后来与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合流。在政府支持下,1937年4月10日,中国国货联合营业公司于在南京创立,实业部长吴鼎昌任董事长,美亚及蔡声白是该公司的大股东,因此由他担任总经理。国货联营公司,先后在全国56个城市建立国货公司,完成全国范围的国货推销网。
国货运动与美亚织绸厂的国内市场战略有着密切关系。美亚从1933年后便以国货为口号,大力加强国内市场的宣传,蔡声白对国产绸缎的推广不遗余力。他曾作为国产绸缎救援会代表赴南京向政府请愿。同时也倡导在绸缎营销中运用承兑汇票,以扩大销售,融通资金。1936年,经过数年的努力,蔡声白也率先在上海为美亚织绸厂第十厂争取到“保税工厂”待遇。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美亚织绸厂在上海及以苏州、杭州的工厂被迫停工,时在香港的蔡声白就地成立美亚办事处,作为未来华南营业基础。8月30 日,蔡声白回到上海,决定把上海闸北、南市的工厂分别迁往汉口、广州、香港、重庆等地。随后美亚改行分区制,在上海、香港、汉口、重庆分设华东、华南、华西、华中等四个管理处,统一管理,分散经营。但是随着随着的推展,广州、武汉工厂被迫停产。1939年7月,蔡声白决定将总处迁回上海,将总处迁霞飞路霞飞别墅36号,继续维持艰难的营业。这年年底,蔡声白还亲赴新加坡设立晋南行,推销美亚绸疋,从事中国与南洋间的贸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避免日军将公司资产定性为“敌产”,美亚在上海的工厂挂上了意大利商行的名号,以“久安洋行绸业部”的名义继续经营。武汉厂则向德商许士洋行转租怡和洋行产业开设,挂德商招牌,以图保护。香港美亚分厂改名为复兴织绸厂继续运营。发行方面,上海则以“粤记绸庄”名义进行,汉口以“汉记绸庄”名义。美亚重庆厂开工后,因日本战机对重庆的连续轰炸,正常生产与营业受到影响,于是,经过再三考察后,蔡声白决定将重庆厂部分机器运四川乐山,开设美亚五通桥厂,以分散风险。这个工厂在1940年10月正式建成开工。
1942年后,战局虽然稍趋稳定,但物价浮动剧烈,通货膨胀严重。为了达到公司资产保值的目的,蔡声白要求各个管理处尽量将现钞转成物资存储。同时,他在上海创办利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进出口贸易,以降低投资风险,蔡担任总经理。并入股环球企业公司、南洋企业公司、中新企业公司、惠工银行,新华银行、中国工业银行、科学化工厂、大陆制革厂,光华百货公司、同益南北货股份有限公司等等。1942年,美亚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由于资本雄厚,运营良好,美亚股票迅速成为股市“最为活跃”的红股之一。1944年,美亚织绸厂又利用鸿禧葛(通称美亚被面)在市场上的声誉,开展栈单交易。为了解决织绸厂原料问题,1943年3月,蔡声白与金融界合作共同发起组织中国丝业公司,担任该公司总经理。由于蔡声白的努力经营,美亚织绸厂在战时的困难环境中,不但资产方面没有出现大的亏损,而且有了新的发展。
1945年8月,中日战争结束,美亚企业集团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早在1944年,美亚便开始战后发展规划,欲在生产与营业范围上有大的突破。战争结束后不久,美亚即宣布将5个管理处改为分公司,并恢复长沙、衡阳、昆明、福州等地办事处,增设北京办事处。但时势变化却往往不遂人愿。对日战争刚刚结束,国共内战硝烟又起,正常生产秩序恢复仍属无望。金融也陷于困境,通货膨胀加速,外汇管制严格。加之交通阻塞,商人投机成风,国内民族企业的经营环境愈来愈恶化。在此情形下,蔡声白决定美亚公司的运营原则为“紧守范围、步步为营”。正常的经营环境既然遭到破坏,金融界及企业界对政治局面好转也没有太大信心,蔡声白乃寄希望于国外贸易业务的拓展,希望能在国内丝绸销售市场萎靡不振之际,扩大产品在海外的直接销售。同时,也增加利亚实业公司资本,扩大其业务。
1946年1月,蔡声白宣布即日启程赴重庆,并顺道考察成都、乐山、五通桥等处厂务。3月,蔡声白由重庆飞抵香港,一方面考察港厂业务,一方面欲以香港为基地拓展国外贸易网络。5月,蔡由香港启程赴美国,筹备在美国成立办事处及分公司事宜。1947初,蔡声白又从美国到欧洲考察,先后抵达英国、瑞士,法国,意大利等国。回香港后,全力扩大美亚港厂的生产规模,添建厂房,增加织机,以作为南洋与美州区产品销售之准备。1947年10月,美亚在泰国曼谷成立发行所。
到1949年,国内战局全面恶化,尽管到10月,国共战争基本上告一段落,新的政权也在北京成立。但报告显示,美亚上海分公司已经“亏损甚巨”,天津分公司处于困境中,西南的工厂也停产。像此时中国其它民族企业一样,美亚织绸厂面临因秩序失宁而带来的严重危机。12月,蔡声白从香港到天津,视察津分公司业务,举行美亚设计会议,希望能群策群力,解决企业遭遇的许多难题。会后蔡返回上海,在新的局面下负责美亚织绸厂各项工作。由于实行机构改革,妥善处理劳资关系,1950年8月23日,《人民报》甚至专门发表消息介绍美亚织绸厂的经验。蔡大概也在政府统战对象范围内。
1950年,由于中国介入韩战,美国及其盟国立即宣布对中国大陆实施封锁禁运,中国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影响,蔡声白的国外贸易战略也没有办法实施。国内美亚各家工厂在经营不景气的同时,工人薪资仍需要及时解决。蔡声白在此种环境中有一筹莫展之感。加上三反五反运动的刺激,到1953年,他原来就有的高血压病也严重起来。于是,蔡声白向美亚公司请长假,请童莘伯代理总经理职务,自己赴香港养病。从此,他对美亚业务基本上不加顾问,美亚香港厂及海外一些营业机关虽然仍在他管理范围,但从资料来看已经没有什么发展的迹象。美亚国内部分的资产,于1954年全部参加了公私合营,企业名字都全部更改。曾经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美亚织绸厂渐渐为世人所淡忘。1977年4月15日,蔡声白因为心脏病突发,在香港九龙寓所安静地离开了人世。